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中医智慧库
你的位置:养生智慧库 > 中医智慧库 > 中医知识 治消滋坎饮治疗消渴病( 糖尿病)
中医知识 治消滋坎饮治疗消渴病( 糖尿病)

发布日期:2024-11-20 16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治消滋坎饮【来源】《五十年临证得失录》靳文清【组成】生熟地各25克、山萸肉15克、怀山药15克、甘枸杞15克、肥玉竹15克、女贞子15克、口黄芪15克、潞党参15克、肉苁蓉15克、麦冬15克、天花粉15克、制何首乌15克、缩砂7克、生甘草15克、地骨皮30克。【用法】水煎服,连服15剂为1疗程。【主治】滋肾生津,益气固本。治疗消渴病。加减:渴甚者,倍麦冬、花粉,另加五倍子6克;溲多者,加益智仁15克;气虚神萎者,倍党参,或易人参7克(炖服);大便秘结者,首乌生用;皮肤生疮疖者,加蒲公英、银花各20克,其它可随证加减。药物释义:生熟地有益肾填精、滋液止渴、凉血降火之效。据闵丙祺氏1930年报告本品有降低血糖作用。怀山药有健脾益肾,养阴止渴之效;甘枸杞有益肾补精,养阴清热之效;人参有大补元气,生津止渴功能( 以党参代用);黄芪为补气要药,据近代药理研究,以上四药均有降低血糖作用。女贞子、山萸肉,有补肾阴,生津止渴功效,肉苁蓉虽为助阳益精药,但与麦门冬、天花粉、肥玉竹同用,有滋阴止渴之功,可用于阴虚津涸之口渴。何首乌系益肾敛精、润肠通便、解毒消痈之品,缩砂仁有健脾开胃,行气宽中之效,同时可制熟地腻膈、黄芪壅中之弊。365站群VIP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图片

按语:糖尿病,中医称之为消渴,总以“阴虚内热”为基本病机,治疗以三消立论,侧重肺、胃、肾三脏。“消渴方、玉液汤、六味地黄汤”等皆为常用方剂,处方有效,但化验检查却不能尽皆正常。临床无论患者或医生,总不免以血糖值为参考,能坚持口服中药者寥寥。个人体会,糖尿病早期的中药干预、过度波动时的体质调整、后期并发症的治疗,中医介入是必要的。临床除常规辩证处方外,多结合应用黄连降糖经验、施今墨降糖药对及其他各家治疗此病的经验。

图片

摘录:历代中医典籍,虽无糖尿病这一名词,但对消渴症的论述屡见不鲜,这些描写已被近代医者认为包括糖尿病在内。如《金匮要略》“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以饮一斗,小便一斗。”又曰:“消谷引食,大便必坚,小便即数。”《外台秘要》:“消渴饮水多小便数……甜者,是消渴病也。”又云:“虽能食多,小便多,渐消瘦。”《冯氏锦 妻》:“熬煎既久,胃肠脂消,五脏干燥,令人四肢消瘦,精神疲怠。”还有如“舌上赤裂,腭干咽燥,耳轮焦枯”等记述。如上所举,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典型症状,记载相当精详。对消渴之分类,多以三消立论,确定治疗原则。以后赵养葵、叶天土又进一步有所发展,如赵氏认为:“治消之法,无分上中下,先以治肾为急。”叶氏认为:“三消者其标有三,其本则一。”又云:“三消一症,虽有上中下之分,其实不越阴亏阳亢,津涸热淫而已。”本人基于上述论点,通过临证实践,摸索出一个以滋肾生津、益气固本为治疗原则的治疗消渴病有效方剂,经过将近20年的验证,疗效颇属理想,现将部分病案作一归纳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站群论坛

靳按:消渴症初期,三消症状明显时,治疗以滋阴为主,益气为辅,特别是围绕肾阴亏涸论治,取效较快。经治一阶段后,若三消症状基本消失,而病理检查尿糖仍在(+)~(±),血糖仍波动于150mg%(8.3mmol/mL),此时患者表现为精神不振,乏力,偶尔畏寒,纳食亦差,腰酸腿软,阳萎自汗,舌淡津多,脉缓无力,已露出阳虚端倪,故治疗时又必须阴阳兼顾,以求达到阴阳平衡,不能一味滋阴,使肾阳不得伸张,用药以金匮肾气丸为主。

正如张景岳所说:“善治阴者必于阳中求阴,使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,善治阳者必于阴中求阳,使阳得阴长则生化无穷。”故在消渴病后期,三消症状消失,而病理检查仍不正常,即以调整肾阴阳,以求病理治愈。这是方随证转、药随方变的达变治则。

体会:本人根据赵养葵、叶天士论点侧重治肾,兼顾脾胃及元气。故立法谴药,多循此出入。虽然有些病例亦曾反复,但再服此方后诸症又逐渐消失,化验亦趋正常。特别注意的是生活工作各方面,必须遵守医嘱,排除一切有 害因素的干扰,也就是养与治的紧密结合,方能收到预期效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养生智慧藏 中医智慧库 食疗智慧集 养生策略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