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1-09 16:57 点击次数:172
最近大家发现没,不管是诊所还是医院,发热的人都特别多,甚至有的还需测阳了没,这样的场景有点像新冠,那叫做甲流,有的人得了流感后最高温度达到39度多,有点甚至还呕吐,鼻塞,流清涕,感觉普通退烧药都不行,而且这一波甲流,持续时间长,人也没有精神,传染型性强,咳嗽,鼻塞,睡眠质量差,半夜醒,容易胃肠有反应,舌苔也发白,发腻等特点,那面对的这样的情况有什么中药能够缓解,能够预防?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今天分享2个中成药,一个调理一个预防
它们分别是荆防颗粒和三仁合剂,2个药的前身都是非常著名的荆防败毒散和三仁汤,我先将方子的组成分享给大家:
主要的药物有荆芥、防风、葛根、白芷、法半夏、豆蔻、麸炒薏苡仁、厚朴、生姜、紫苏梗、紫苏叶、金银花组成
那若是有的人嫌麻烦,中成药也可以,方子中的豆蔻、厚朴和半夏主要作用是祛风化湿的,因为很多人都有寒湿困阻的问题;最后的金银花是为了透热退热的,那寒湿困得久必然会发热,所以需要它来帮忙
下面说说为什么用荆防颗粒?
中医认为这次的甲流还是因为风寒了体表,寒又主收引,那毛孔因为受寒紧闭,方中的荆芥和防风,能够入血分,防风又能入气分,将紧闭的毛孔打开,进行发汗,这样不仅能将邪气带出来,还能发汗以降温
还有独活和羌活,都是散寒祛风胜湿的能手,能深经络里面的风寒湿,分工也明确,一个上半身,一个下半身;寒邪入内,很容易凝滞气血,气又是血之帅,柴胡可以理气,前胡降气,两个一升一降加速了气机的流动,推动血液周流。
川芎既可以活血也能行气,气血动起来才能将邪气赶出去,津液也会因为受寒形成痰饮, 所以枳壳、桔梗理气,茯苓、甘草又能增强脾胃功能,运化水湿
接下来说说三仁合剂:
方中的杏仁是用来清上焦湿热的。宣利上焦肺气,肺气宣发,可通调水道,有“提壶揭盖”之义。其次,白蔻仁,芳香化湿,行气调中。最后,薏苡仁健脾利水,通利小便,清下焦湿气让湿热从小便走,这样一来,体内的湿邪就能祛除干净,避免再次发热。
365站群但是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,我们下期见!